時間:2013-06-28 17:41:41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規劃人口達200萬人 至2016年計劃投資983億元 建輕軌11分鐘連通白云機場和廣州北站
在6月26日召開的市規委會上,作為全市9大戰略性發展平臺之一的廣州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獲得通過,總體規劃范圍擴容至439平方公里,占到廣州全域面積的6%左右。規劃人口達200萬人,僅核心區就涉及59條村的改造;在交通方面強化陸鐵空聯運,將白云機場、廣州北站和大田貨運樞紐串聯起來,廣州北站和機場將建一條直達輕軌,11分鐘可達到。
市規委會主任、市長陳建華主持了6月26日的會議,副市長王東參加會議。
規劃內容
定位:全球綜合航空樞紐 亞洲物流中心之一
廣州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面積從原來的288平方公里擴容到了現在的439平方公里,涉及花都和白云兩區,定位為"全球綜合航空樞紐、亞洲物流集散中心之一、中國重要的臨空經濟中心、航空經濟示范區、華南地區重要的發展引擎和增長極",規劃形成"一心三廊、三港七區"的空間結構。
控規編制范圍共包含4個,總面積為84.8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一期)南片總面積54.18平方公里,定位為"空港經濟門戶核心區(總部經濟基地、高端服務業集聚區)、航空產業功能區";核心區(一期)北片總面積17.82平方公里,定位為"廣州臨空物流集聚區、航空維修制造產業區";綜保區北區總面積4.27平方公里,定位為"廣州臨空保稅物流與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綜保區南區總面積8.6平方公里,定位為"臨空保稅物流與先進制造業基地"。
國際經驗表明,機場發展模式主要以機場為核心,向四周圈層發展,2公里范圍內為緊鄰機場片區,2~5公里為空港城,5~20公里形成空港都市區。
在機場樞紐10公里范圍內,將集聚南航航空產業基地、機場集團總部基地、濱河商務區、航空制造與維修、會展中心、綜合保稅區等數十項高端項目。
交通:3條城際和7條高速1小時覆蓋珠三角
空港經濟區內提出了陸鐵空聯運的概念,區域內有三大交通樞紐:白云國際機場、廣州北站和大田鐵路集裝箱貨運樞紐。其中白云機場的設計容量為1億人/年,廣州北站設計容量為5700萬人/年,大田樞紐設計吞吐量為5300萬噸/年。
規劃通過建立"機場-北站"間的服務銜接功能,"機場-大田"間的物流銜接功能,形成"機場-北站-大田"三港聯動的局面,強化廣州空港經濟區獨特的綜合樞紐優勢,打造空-鐵-陸聯動的全球綜合航空樞紐,有力支撐建設"亞洲物流集散中心之一,中國重要的臨空經濟中心、航空經濟示范區,華南地區重要的發展引擎和增長極"。
為了打造"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構建"航空都市"交通網絡,實現將廣州機場建設成"全球綜合航空樞紐"的目標,規劃通過穗莞深城際、廣佛環城際、廣清城際以及2條輕軌將廣州北站與白云機場整合為空鐵聯運(15分鐘可互達)的綜合交通樞紐,依托武廣高鐵等擴大機場對周邊省份的輻射,并借助3條城際線和7條高速公路實現機場對珠三角及粵北城市的1小時覆蓋。
其中,白云機場和廣州北站將有多種方式可以連通,其一將建不停站的直連輕軌,僅需11分鐘就可達到;此外還有中間有多個站點的瑤新大道輕軌,需要約25分鐘;而地鐵9號線則需要20分鐘,穗莞深城際、廣清城際和廣佛環線則需要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