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5-27 09:16:06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同比上月放緩了6個百分點 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
國家把抑制通脹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來抓,貨幣政策取向有所收緊,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放緩跡象,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比3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4月份港口運輸生產增速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需求放緩港口貨物吞吐量高位回落
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港口(以下簡稱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7.5億噸,同比增長11.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5億噸,內河港口完成2.5億噸。1-4月港口吞吐量合計完成28.6億噸,同比增長14.4%。
受輸入性通脹以及國內原材料價格、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國內物價指數(CPI)已連續2個月超過5%;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原材料庫存指數進一步上升。受成本、庫存雙重壓力,企業經濟活動有所減弱,對工業原料需求開始降溫,特別是鐵礦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減弱,增速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加上去年港口吞吐量基數較高,4月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速度高位回落,同比上月放緩了6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低增速。
4月份雖然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出現小幅反彈,但由于權重較大的內貿貨物吞吐量在連續三個月較快增長后,4月份增速明顯放緩,拖累了整體港口增長水平。受內貿下滑影響,4月份,沿海港口與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進一步接近,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領先沿海港口已不到1.2個百分點。
4月份,部分港口貨物吞吐量依舊保持較快增長,其中營口、唐山、煙臺、日照、連云港、廈門、南京、蘇州等億噸港口增速均超過15%,而少數億噸大港增長明顯放緩,有的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外貿增速反彈內貿終止三連漲
4月份,外貿貨物吞吐量為1.97億噸,同比增長7.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8億噸,內河港口完成0.17億噸。
4月份,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加快,增速較上月加快了2.8個百分點,但日均外貿貨物吞吐量與上月基本持平。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外貿基數較小,而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企業進口放緩的基本格局并未改變。據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鐵礦石進口5288萬噸,同比下降4.5%,環比下降11.1%,這是繼3月份鐵礦石進口回升后再次出現下滑。據"我的鋼鐵網"最新統計,4月底,港口鐵礦石庫存已逼近9000萬噸,創歷史高位,鐵礦石高價格、高庫存已影響到鐵礦石進口需求;進口原油2154萬噸,同比增長1.8%,盡管國際油價4月份已上升到兩年半以來新高,但在夏季用油高峰到來之前,進口仍保持一定增長;出口鋼材477萬噸,同比增長10.7%,是4月份外貿貨物增長較快的貨盤,但其增速也較上月出現了回落。
4月份,內貿貨物吞吐量增速明顯放緩,增速較上個月下滑了10個百分點,結束了3個月單邊上揚勢頭,其主要原因是,權重最大的煤炭增速出現了下滑,拖累了整個港口吞吐量增長速度。
4月份,外貿增速超過10%的港口基本集中在北部和東部,其中有唐山、煙臺、日照、上海、連云港等港口。
結束高增長集裝箱增長回歸正常
4月份,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328萬TEU,同比增長12.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94萬TEU,內河港口完成134萬TEU。
4月份,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歐洲債務危機時隱時現,新興經濟體雖有通脹壓力,但增長依舊強勁,全球貿易在恢復中增長。4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勢頭強勁,特別是外貿出口出現超預期增長,增速達到29.9%。受益于外貿高速增長,4月份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繼續穩步增長,但仍未超過今年1月1361萬TEU的歷史最高水平,增速也較上個月下滑了2.5個百分點。去年集裝箱運輸經歷了恢復性上升,基數已經較高,在全球經濟還沒有實質性好轉之前,今后港口集裝箱運輸將保持正常狀態,不大可能出現去年那樣的高增長。
4月份,一些主要集裝箱港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大連、營口、天津、煙臺、連云港、上海、寧波-舟山等港口增速均超過20%。前4個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接近千萬,累計為991萬TEU,同比增長11.9%。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全球前四大集裝箱港口中,上海港無論從數量還是增速均榮居榜首,超出居次席的新加坡港20萬TEU,增速也超出其8.5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均來自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4月份交通行業統計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