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5-10 09:18:08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yè)協會
據海關總署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003億美元,同比增長29.5%,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為我國6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學者認為,一季度外貿數據發(fā)出了較積極的信號,我國外貿進出口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強調,穩(wěn)定進出口增長和優(yōu)化進出口結構仍然是我國外貿發(fā)展的著力點。
信號一:我國外貿朝著基本平衡的方向發(fā)展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一季度外貿數據發(fā)出了比較積極的信號。我國進出口并重,穩(wěn)定出口,努力擴大進口的政策正在得到落實。外貿進出口實現了基本平衡。
海關統計顯示,一季度我國外貿出口達3996.4億美元,增長26.5%;進口4006.6億美元,增長32.6%。其中,3月份出口1522億美元,增長35.8%;進口1520.6億美元,增長27.3%,當月貿易順差1.4億美元。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出現逆差,可以有效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某些國家認為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也不攻自破。當前我國人民幣幣值是合適的,我國并不刻意追求外貿順差。
海關分析表明,國內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春節(jié)長假等因素是一季度我國出現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進口均價普遍出現明顯回升。據海關統計,鐵礦砂進口1.8億噸,增加14.4%,進口均價為每噸156.5美元,上漲59.5%;大豆1096萬噸,減少0.7%,進口均價為每噸573.9美元,上漲25.7%。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稱,一季度我國進口的增長速度比出口高六個百分點,我國促進貿易平衡的政策正在發(fā)揮作用。下調進口關稅、增加對企業(yè)進口高端技術設備的貼息投入、促進進口便利化,將是我國一攬子"促進口"政策的三個方向。一季度為出口淡季,我國的出口旺季集中在7月至10月,因此一季度出現貿易逆差不能代表今后的逆差趨勢。分析人士指出,我國一季度貿易逆差是暫時的,隨著季節(jié)性因素的減弱,貿易順差將繼續(xù),但增幅會收窄,逐步趨向平衡。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表示,預計今年全年的貿易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在去年3.1%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我國對外貿易將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fā)展。
信號二:進出口穩(wěn)定增長仍是我國外貿發(fā)展的著力點
從一季度的外貿數據看,1至3月份的月度出口增長率為:37.7%、2.4%、35.8%;月度進口增長率為51%、19.4%、27.3%。專家認為,1月份貿易數據偏高,2月份貿易數據低于市場預期,3月份貿易數據正在走出春節(jié)長假的季節(jié)因素,我國外貿整體形勢正在好轉。盡管中東北非局勢動蕩和日本地震對我國外貿進出口會產生短期的影響,但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消費復蘇形勢正在帶動我國外貿發(fā)展。預計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將保持目前增速。周世儉認為,擴大進口的同時,我國的出口政策要保持穩(wěn)定,不宜有大的變動。國際不確定因素、貿易保護主義、國內各種成本推動等因素都使得今年出口增幅可能下降。據海關數據,在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中,一季度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237億美元,增長22%。同期,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976.5億美元,增長25%。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807.8億美元,增長27.1%。東盟則少于日本14.4億美元位居第四,一季度雙邊貿易總值為793.4億美元,增長26.1%。
在出口商品中,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2320.3億美元,增長22.8%,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8.1%。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9.6億美元,增長27.8%;機械設備746.9億美元,增長15.5%。同期,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平穩(wěn)增長,其中服裝出口284.6億美元,增長18.4%;紡織品201.7億美元,增長32.7%;鞋類88.3億美元,增長21.6%。
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預計2011年中國出口增長11.9%,進口增長27%。出口明顯放緩,進口仍然維持較快增長,貿易順差將迅速下降。
信號三:優(yōu)化進出口結構,提升外貿質量和效益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目前鐵礦石、原油、糧食等國際大宗交易商品進口均價延續(xù)高位,我國"用工荒"、"漲薪潮"、產業(yè)轉移也將成為長期趨勢,我國需要完成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實現從依靠勞動力、土地和環(huán)境等要素驅動階段,轉變到規(guī)模和創(chuàng)新驅動階段。
從薪水方面說,我國最低工資標準在浙江上升了60%,在珠三角上升了30%到50%,"漲薪潮"可能成為一個長期趨勢。此外,我國其他要素成本也開始持續(xù)上升,輸入性通脹壓力短期內不能減緩,這對我國外貿進出口構成了長期的不利因素。周世儉認為,外貿進出口結構不調整就面臨出局的危險,我國必須加大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力度。張燕生認為,適度增加非生產性產品的進口、大力增加加快貿易轉型升級所需的國外先進設備、技術、人才的進口是我國優(yōu)化進口結構的方向。同時,我國要加強傳統出口項目和新興產業(yè)的出口力度,提高現代服務業(yè)的跨境服務能力。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4179.2億美元,增長34.8%。一般貿易項下出現貿易逆差459.8億美元,擴大66.5%。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2919.1億美元,增長21.4%。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771.1億美元,擴大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