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等有關工作,審議并原則通過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思路和任務措施。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7月2在國新辦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明介紹,行動計劃提出,通過三年集中攻堅實現全國鐵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11億噸(增長30%)、水路貨運量較2017年增加5億噸(增長7.5%)、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減少4.4億噸的目標。為此,將從今年起在全國范圍實施6大行動:
一是鐵路運能提升行動。加快干線鐵路建設和改造,提高既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力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加快鐵路市場化改革,建立靈活的運價調整機制,規范鐵路專用線收費,推動鐵路運輸企業與大客戶簽訂運量互保協議。
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加快完善內河水運網絡,增強長江干線航運能力,大力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2020年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60%以上。推動大宗物資集疏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在環渤海、山東、長三角地區,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黃驊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
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深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優化主要物流通道超限檢測站布局,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快淘汰更新老舊貨車,實施機動車排放檢測與維護制度。深化“互聯網+貨運”,推動道路貨運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完善節點設施布局;推動聯運裝備改造升級,促進集裝化、廂式化和標準化應用。推進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鼓勵鐵路運輸企業增加集裝箱保有量,提高集裝箱在鐵路貨運中的使用水平,提高沿海港口集裝箱鐵路集疏港比例。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開展商品車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
五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推進鐵路貨物在途、到達以及港口裝卸、船舶進出港等信息共享,2019年底前,規模以上港口與轄區鐵路企業之間全面實現聯運信息無障礙交換。著力打通各類信息孤島,推動政府資源信息開放,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
六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和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制定新能源車輛便利通行等政策,加大新能源配送車輛推廣應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