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省政府舉行全省促進進口工作會議,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最近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關于擴大進口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分析當前外貿進口形勢及存在問題,研究擴大促進進口的對策措施。常務副省長朱小丹出席并講話,副省長招玉芳主持會議。
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省進口貿易總值達1.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1.8%,占全國同期進口總值的25.6%.2010年,廣東進口貿易總值突破30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5%.我省擴大進口工作的總體目標是:2011年在確保實現原定進口增長8.5%的基礎上,力爭進口增速達到兩位數。"十二五"時期,促進進口貿易方式結構、商品結構、市場結構和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所需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資源性產品進口有較大幅度增長,逐步實現進出口增長速度相協調,逐步縮小我省進口增幅與全國的差距,力爭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進口增幅,促進進出口貿易趨向平衡、協調發展。
會議印發了《關于促進進口的若干意見》,據悉,這是近年來省政府首次就促進進口工作出臺重要指導性文件。
擴大進口與促轉型密不可分
擴大進口,是我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通過大量進口境外先進技術設備,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提高,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制造業基地。
今天,我省正處于由國際產業鏈低端向高端提升的關鍵期,也是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實現轉型升級的攻堅期。無論是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無論是強化節能減排、推進低碳發展,還是緩解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稀缺資源瓶頸制約,都迫切需要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稀缺資源進口。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擴大進口與促進轉型升級的內在聯系,從加快提高我省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出發,以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要能源原材料進口為重點,整體提升進口貿易水平,充分發揮外經貿工作圍繞主題、服務主線的積極作用。"朱小丹說。
與此同時,擴大進口也是保障我省經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現實需要。
廣東是能源消耗大省,也是能源、資源極度缺乏的大省。目前,我省100%的原煤、85%的成品油、65%的原油、95%的木材、72%的鋼材、60%的糧食需要從外省調入或從國外進口,能源、資源等戰略性物資的對外依賴較為突出。
會議指出,隨著我省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資源能源供應日益趨緊,擴大進口已經成為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緩解能源資源瓶頸、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適時加強戰略物資的進口和儲備,對維護我省經濟安全、平抑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適度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可以有效激發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領域的消費需求,改善生活質量,同時也促進國內市場充分競爭,推動國內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
逐步減少貿易順差將是長期堅持方向
廣東是全國第一進口大省,也是全國第一貿易順差大省,去年對180個國家和地區存在貿易順差。今年前三季度,我省順差高達109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4.3億美元,比全國順差多24.1億美元。
"現階段我省產生巨額順差有著較復雜的內部和外部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省加工貿易比重大。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需要時間,減少順差也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從長遠來看,就如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是一個必須堅持的方向一樣,逐步減少貿易順差、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也是一個必須堅持的方向。"朱小丹在會上指出。
會議介紹,我省進口貿易的絕對規模固然不小,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
一是增速偏低。"十一五"期間全省進口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今年1-9月,全國進口增長26.7%,我省僅增長18.3%,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是結構性問題突出。加工貿易進口規模超過50%,原材料等中間產品進口占比超過80%,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比重超過6成,來自亞洲地區的進口超過80%,高新技術裝備、產品和消費品進口明顯不足,大宗商品進口價增量減的現象非常突出。
三是管理體制不健全、政策體系不完善。進口管理體制創新滯后,傳統"獎出限進"、"寬出嚴進"的做法未根本轉變,貿易政策體系不完善,便利化措施薄弱,配套設施和服務跟不上,進口環節稅費多、手續繁、效率不高。
朱小丹指出:"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省進口可持續發展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作用的充分發揮。只要我們切實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就能贏得擴大進口的更大空間,進口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出來。"
廣東擬規劃建立進口商品交易中心
會議還印發了《關于促進進口的若干意見》和《廣東省鼓勵進口產品和技術目錄(2011年補充版)》。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鼓勵進口產品和技術目錄(2011年補充版)》將國家目錄鼓勵進口的421項增加到1006項,新增585項主要鼓勵傳統優勢產業技術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所需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所需資源性產品的進口。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該委正在編制我省進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設規劃,謀劃和布局我省進口商品交易中心項目,打造以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為核心的進口商品交易平臺,促進進口和內貿一體化,實現進口商品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機融合,建設輻射全省、全國乃至全球的永不落幕的進口商品交易會。
"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外需逐步萎縮,相應的進口需求也減少,預計四季度進口增速還將繼續走低。但從中長期看,我省進口將呈擴大趨勢。"省口岸辦主任、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鄔公權指出,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外需疲軟狀況將逐步改善,我省用于出口的生產性原材料以及設備進口將有所擴大;另一方面,目前我省正處于由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的關鍵階段,也是企業技改和設備代替人工的重要時期,需要大量先進設備和技術作為支撐。同時,擴大進口也是緩解資源緊缺瓶頸的必然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進口貿易,并將出臺系列擴大進口促進政策,也為擴大進口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